傣族
[ Home ] [ Up ] [ 民族概述 ] [ 汉族 ] [ 壮族 ] [ 彝族 ] [ 白族 ] [ 哈尼族 ] [ 傣族 ] [ 苗族 ] [ 傈僳族 ] [ 回族 ] [ 拉祜族 ] [ 阿昌族 ] [ 佤族 ] [ 纳西族 ] [ 瑶族 ] [ 景颇族 ] [ 藏族 ] [ 布朗族 ] [ 普米族 ] [ 怒族 ] [ 德昂族 ] [ 基诺族 ] [ 蒙古族 ] [ 布依族 ] [ 独龙族 ] [ 水族 ] [ 满族 ]

 

傣族


傣族.JPG (25341 bytes)

族是云南特有民族,世代生活在热带、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,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、德宏两州和耿马、盂连、新平、元江的河谷坝区,小部分居住在景谷、景东、金平。双江等30多个县区。


傣族历史悠久,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,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。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,汉代称为“滇越”、“掸”(或擅),魏晋称“僚”或“鸠僚”,隋唐称为“金齿”、“银齿”、“黑齿”、“白衣”、“绣脚”、“绣面”、“雕题”(纹身)等,宋代沿称“金齿”、“白衣”。
元明写作“白夷”、“百夷”、“伯夷”或“焚夷”,清代以来称“摆夷”。至于傣族自称,则一直作“傣”,意为热爱自由、和平的人。不同地区又有“傣泐”、“傣那”、“傣雅”、“傣绷”等自称。建国后,正式定名为傣族。


建国前,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。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: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;德宏、盂连、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;景谷、新平、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。


傣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。主要包括三个方言: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语、德宏地区的傣那语和盂连等地的傣绷语。原有傣泐、傣那、傣绷、金平4种源于梵文的拼音文字,1954年经过改进,现通用西双版纳傣文(傣泐文)和德宏傣文(傣那文)。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、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。


傣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。人死后一般实行上葬,少部分实行水葬。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,妇女着窄袖短衣和筒裙。喜饮酒和食酸辣、鱼虾等食品。妇女有嚼摈榔习惯。

傣族文学艺术的民族特色鲜明、突出,人民普遍爱好歌舞。民歌多由“赞哈”演唱,舞蹈以“孔雀舞”、“象脚鼓舞”著名。民间流行傣戏,表演动作形象生动,感情细腻。

傣族村寨多临江河建筑,竹篱环绕,果树掩映,各户自成院落。优雅别致的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。傣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小乘佛教。佛塔和佛寺建筑、雕刻、绘画精美典雅。


傣族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,主要节日有关门节、开门节、泼水节,泼水节为傣历新年,届时举行泼水、划龙船、放高升等活动。1961年4月,周恩来总理来到允景洪与各族人民欢度盛大的泼水节,在傣族人民中传为美谈。

backtop.jpg (1311 bytes)

 

这里是CZY的云南探索。内容不断更新,欢迎再来!

URL:http://www.czy.itgo.com/

Send mail to yunnan@czy.itgo.com with questions or comments about this web site.
最近更新时间: 99-08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