佤族
[ Home ] [ Up ] [ 民族概述 ] [ 汉族 ] [ 壮族 ] [ 彝族 ] [ 白族 ] [ 哈尼族 ] [ 傣族 ] [ 苗族 ] [ 傈僳族 ] [ 回族 ] [ 拉祜族 ] [ 阿昌族 ] [ 佤族 ] [ 纳西族 ] [ 瑶族 ] [ 景颇族 ] [ 藏族 ] [ 布朗族 ] [ 普米族 ] [ 怒族 ] [ 德昂族 ] [ 基诺族 ] [ 蒙古族 ] [ 布依族 ] [ 独龙族 ] [ 水族 ] [ 满族 ]

 

佤族


00428.jpg (11797 bytes)

族是云南特有民族,主要分布在沧源、西盟、盂连、澜沧、耿马县,镇康、双江等县也有少量分布。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,其先民属于周秦时期“百濮”族群的一支。唐代称为“望蛮”。“望苴子”、“望外喻”,明代称“古刺”、“哈吐”,清初称“嘎刺”、“哈瓦”和“卡瓦”等。佤族自称各地不尽相同,西盟、盂连一带称“阿佤”、“阿卧”,镇康一带称“佤”,耿马、双江、澜沧和沧源则称“布饶克”、“巴熬克”、“布伦”等。建国后,按照本民族的意愿,统称佤族。

建国前,佤族社会发展不平衡。镇康、凤庆、保山等地的佤族社会,已发展到地主经济;沧源、耿马等地区才进入封建领主经济阶段;以阿佤山为中心,包括西盟、孟连、澜沧和沧源等地区,尚保留有原始公社制残余;西盟地区的“珠米”阶层还占有奴隶,具有早期奴隶制的特征。

从1897年起,特别是1933-1934年,汉、侗各族人民进行了反击英帝国主义侵占“班洪银矿”的武装斗争,为云南历史上著名的“班洪事件”。 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,有姑舅表优先婚习俗。人死后,实行土葬。 佤族男子常用黑布或红布包头,身穿无领短衣,宽大短裤,赤足,身佩长刀,颈带藤圈,有纹身习俗。妇女穿无领短衣,下着围裙,小腿缠裹布,并在腰腿套竹藤圈,头饰银箍、料珠、大耳环等。男女均喜欢饮酒、嚼摈榔和吸草烟。

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盂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,有4种方言。建国前,澜沧、沧源县的部分佤族曾使用过一种拼音文字。建国后为佤族新创了拼音文字,但不通行,人们用数豆粒、刻木和结绳记数、记事和通信。以物传情是他们原始文化的反映,如村寨间发生纠纷或经调解之后,即送甘蔗、盐已表示友好;送辣子表示愤怒;送鸡毛表示最后警告;送火炭表示要烧对方寨子;送子弹或火药,表示要与对方打仗等等。遇有重大事情要剽牛。

佤族信仰万物有灵。少数信仰小乘佛教和基督教。建国前在西盟等地有“拉木鼓”、“砍牛尾巴”等宗教活动,由巫师“魔巴”主持。

佤族有丰富而优美的民间文学,其诗歌、故事、寓言、神话、传说大都以口头文学形式保存下来。喜歌舞,常见的有“圆圈舞”和“椿米舞”。在沧源、耿马佤族地区有生动的雕刻、壁画(岩画),成为研究古代民族艺术的珍品。

 

backtop.jpg (1311 bytes)

 

这里是CZY的云南探索。内容不断更新,欢迎再来!

URL:http://www.czy.itgo.com/

Send mail to yunnan@czy.itgo.com with questions or comments about this web site.
最近更新时间: 99-08-08